专利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蓝牙耳机技术领域,具体揭示了一种带有清灰功能的蓝牙耳机,包括支架和两个蓝牙耳机主体,两个所述蓝牙耳机主体的相对面均沿环形固定连接有海绵垫,两个所述蓝牙耳机主体的相对面沿环形贯穿开设有多个第一通口,两个所述蓝牙耳机主体的内腔均开设为空腔且固定连接有喇叭,通过喇叭、第一连接杆、挡板、凸杆、滑动槽以及第一硅胶垫的结构设计,有效的使得该装置具有了通过喇叭对其蓝牙耳机内部进行灰尘清理的效果,避免了外界空气在蓝牙耳机主体的内部粘附堆积的情况出现,解决了由于外界灰尘进入到蓝牙耳机主体的内部而导致其内部的各电子元件可能因集尘受损的问题。
公开号:CN214338100U
申请号:CN202023274349.4U
申请日:2020-12-30
公开日:2021-10-01
发明作者:程微芬
申请人:程微芬;
IPC主号:H04R1-10
专利说明:
[n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蓝牙耳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了一种带有清灰功能的蓝牙耳机。
[n0002] 蓝牙耳机就是将蓝牙技术应用在免持耳机上,让使用者可以免除恼人电线的牵绊,自在地以各种方式轻松通话,自从蓝牙耳机问世以来,一直是行动商务族提升效率的好工具,其中,头戴式蓝牙耳机在使用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有少许外界灰尘进入到耳机内部,从而可能导致蓝牙耳机内部的各电子元件或电路板由于集尘出现损坏的情况,从而对使用者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不利于蓝牙耳机的长期使用,因此,有必要设计一款具有清灰功能的蓝牙耳机,从而来解决上述所提到的问题。
[n0003]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带有清灰功能的蓝牙耳机,具备在使用时该蓝牙耳机的同时对其内部进行清灰等优点,解决了传统头戴式蓝牙耳机在经过长时间使用后内部电子元件易沾灰受损的问题。
[n0004] 本实用新型的带有清灰功能的蓝牙耳机,包括支架和两个蓝牙耳机主体,两个所述蓝牙耳机主体的相对面均沿环形固定连接有海绵垫,两个所述蓝牙耳机主体的相对面沿环形贯穿开设有多个第一通口,两个所述蓝牙耳机主体的内腔均开设为空腔且固定连接有喇叭,两个所述喇叭的相对面且靠近外侧的位置处均固定连接有多个第一连接杆,多个所述第一连接杆远离喇叭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挡板,所述挡板的外表面均沿水平横向贯穿开设有多个第二通口,所述挡板的外表面且远离第一连接杆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海绵套,两个所述蓝牙耳机主体内壁的顶部与底部且靠近相对面的位置处均开设有滑动槽,所述滑动槽的内部且靠近两个蓝牙耳机主体相对面的位置处固定连接有第一硅胶垫,所述挡板的顶部与底部均固定连接有凸杆至滑动槽的内部且与第一硅胶垫之间紧密贴合。
[n0005] 本实用新型的带有清灰功能的蓝牙耳机,其中两个蓝牙耳机主体的底部且靠近相对面的位置处均沿弧形贯穿开设有通槽,两个所述蓝牙耳机主体的外表面且靠近通槽上方的位置处均开设有凹陷槽,所述通槽与凹陷槽之间活动连接有圆弧板,所述圆弧板的正面与背面且靠近顶部的位置处均固定连接有固定螺栓,所述固定螺栓贯穿圆弧板至蓝牙耳机主体的内部且固定连接,所述圆弧板顶部的中央位置处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二连接杆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集尘板。
[n0006] 本实用新型的带有清灰功能的蓝牙耳机,其中两个蓝牙耳机主体的底部且靠近通槽内部的位置处固定连接有凸板,该凸板的形状结构与通槽所开设的形状结构相适配且固定连接有第二硅胶垫,所述第二硅胶垫位于凸板与圆弧板之间且紧密贴合。
[n0007] 本实用新型的带有清灰功能的蓝牙耳机,其中集尘板位于挡板的下方且之间留有间隙,所述集尘板的左侧面与海绵套的右侧面处于同一垂面。
[n0008] 本实用新型的带有清灰功能的蓝牙耳机,其中集尘板的直径大小与通槽相适配,所述集尘板的外表面与蓝牙耳机主体的内壁均为光滑面。
[n0009] 本实用新型的带有清灰功能的蓝牙耳机,其中凸杆远离挡板的一端与蓝牙耳机主体内壁相互贴合,所述凸杆的形状结构与蓝牙耳机主体所开设的滑动槽相适配,所述凸杆的外表面为光滑面。
[n0010]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n0011] 1、本实用新型,通过喇叭、第一连接杆、挡板、凸杆、滑动槽以及第一硅胶垫的结构设计,有效的使得该装置具有了通过喇叭对其蓝牙耳机内部进行灰尘清理的效果,避免了外界空气在蓝牙耳机主体的内部粘附堆积的情况出现,解决了由于外界灰尘进入到蓝牙耳机主体的内部而导致其内部的各电子元件可能因集尘受损的问题,同时,通过海绵套的结构设计,也可对外界灰尘进行阻挡,避免外界灰尘与喇叭之间直接接触粘附的情况出现。
[n0012] 2、本实用新型,通过圆弧板、固定螺栓、第二连接杆和集尘板的结构设计,使得该蓝牙耳机可对内部灰尘进行集中收集且处理的效果,避免在蓝牙耳机主体内部的底部出现堆积现象而不便进行处理的情况出现,通过凸板、第二硅胶垫和圆弧板的结构设计,可使得该蓝牙耳机的隔音效果更好,避免了在使用该蓝牙耳机时传出较大声音至外界的情况出现。
[n0013]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n0014] 图1为本实用新型正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n0015] 图2为本实用新型正视结构示意图;
[n0016] 图3为本实用新型侧视结构示意图;
[n0017] 图4为本实用新型蓝牙耳机主体与通槽的位置关系结构示意图。
[n0018] 图中:1、支架;2、蓝牙耳机主体;3、第一通口;4、海绵垫;5、喇叭;6、第一连接杆;7、挡板;8、海绵套;9、凸杆;10、滑动槽;11、第一硅胶垫;12、通槽;13、第二硅胶垫;14、凹陷槽;15、圆弧板;16、固定螺栓;17、第二连接杆;18、集尘板;19、第二通口。
[n0019] 以下将以图式揭露本实用新型的多个实施方式,为明确说明起见,许多实物上的细节将在以下叙述中一并说明。然而,应了解到,这些实物上的细节不应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也就是说,在本实用新型的部分实施方式中,这些实物上的细节是非必要的。此外,为简化图式起见,一些习知惯用的结构与组件在图式中将以简单的示意的方式绘示之。
[n0020]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并非特别指称次序或顺位的意思,亦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其仅仅是为了区别以相同技术用语描述的组件或操作而已,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n0021]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的带有清灰功能的蓝牙耳机,包括支架1和两个蓝牙耳机主体2,两个蓝牙耳机主体2的相对面均沿环形固定连接有海绵垫4,两个蓝牙耳机主体2的相对面沿环形贯穿开设有多个第一通口3,两个蓝牙耳机主体2的内腔均开设为空腔且固定连接有喇叭5,两个喇叭5的相对面且靠近外侧的位置处均固定连接有多个第一连接杆6,多个第一连接杆6远离喇叭5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挡板7,挡板7的外表面均沿水平横向贯穿开设有多个第二通口19,挡板7的外表面且远离第一连接杆6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海绵套8,两个蓝牙耳机主体2内壁的顶部与底部且靠近相对面的位置处均开设有滑动槽10,滑动槽10的内部且靠近两个蓝牙耳机主体2相对面的位置处固定连接有第一硅胶垫11,挡板7的顶部与底部均固定连接有凸杆9至滑动槽10的内部且与第一硅胶垫11之间紧密贴合。
[n0022] 两个蓝牙耳机主体2的底部且靠近相对面的位置处均沿弧形贯穿开设有通槽12,两个蓝牙耳机主体2的外表面且靠近通槽12上方的位置处均开设有凹陷槽14,通槽12与凹陷槽14之间活动连接有圆弧板15,圆弧板15的正面与背面且靠近顶部的位置处均固定连接有固定螺栓16,固定螺栓16贯穿圆弧板15至蓝牙耳机主体2的内部且固定连接,圆弧板15顶部的中央位置处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杆17,第二连接杆17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集尘板18,通过集尘板18的结构设计,可有效的对蓝牙耳机主体2内部通过喇叭5所振动掉落的灰尘进行集中收集处理,避免了后期不便对灰尘进行处理的情况出现。
[n0023] 两个蓝牙耳机主体2的底部且靠近通槽12内部的位置处固定连接有凸板,该凸板的形状结构与通槽12所开设的形状结构相适配且固定连接有第二硅胶垫13,第二硅胶垫13位于凸板与圆弧板15之间且紧密贴合,通过第二硅胶垫13的结构设计,可有效的对蓝牙耳机主体2起到隔音效果,避免了喇叭5在发声的同时有较大声音传出至外界的情况出现。
[n0024] 集尘板18位于挡板7的下方且之间留有间隙,集尘板18的左侧面与海绵套8的右侧面处于同一垂面,该结构设计,使得集尘板18对掉落灰尘进行有效收集的效果,避免了灰尘掉落至蓝牙耳机主体2的底部而导致后期不便对灰尘清理集中处理的情况出现。
[n0025] 集尘板18的直径大小与通槽12相适配,集尘板18的外表面与蓝牙耳机主体2的内壁均为光滑面,该结构设计,可使得集尘板18方便进行取出,避免了集尘板18在需要取出对其内部所收集的灰尘进行处理时而不易抽出的情况出现。
[n0026] 凸杆9远离挡板7的一端与蓝牙耳机主体2内壁相互贴合,凸杆9的形状结构与蓝牙耳机主体2所开设的滑动槽10相适配,凸杆9的外表面为光滑面,该结构设计可使得喇叭5在振动时可更加流畅,避免了凸杆9与蓝牙耳机主体2之间的摩擦力较大而对喇叭5在进行振动时产生阻碍而导致喇叭5在发声时音质出现一定变化影响使用者体验的情况出现。
[n0027] 在使用本实用新型时,将该蓝牙耳机水平放置,随后使用者可开启开关使得该蓝牙耳机进行音乐播放,且将音量调至最高,此时,喇叭5由于声波产生大幅振动,使得喇叭5在振动的同时通过多个第一连接杆6带动挡板7以及海绵套8,且挡板7通过凸杆9以及蓝牙耳机主体2所开设的滑动槽10以及第一硅胶垫11进行共振操作,每当喇叭5振动一次,则第一硅胶垫11就收缩且回弹一次,周而复始的对挡板7进行间断式共振清灰处理,且振动掉下的灰尘掉落至集尘板18的内部进行收集,从而使得喇叭5在因声波振动的同时对挡板7的内部实现灰尘清理的效果,当对挡板7进行灰尘清理过后,使用者可利用工具将固定螺栓16与蓝牙耳机主体2之间分离,使得圆弧板15与蓝牙耳机主体2之间变为松弛状态,随后将圆弧板15通过蓝牙耳机主体2所开设的通槽12向下方抽拉,使得圆弧板15通过第二连接杆17带动集尘板18和通槽12抽出至外界,随后在对集尘板18内部的灰尘进行处理即可。
[n0028]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理的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Claims (6)
[0001] 1.一种带有清灰功能的蓝牙耳机,包括支架(1)和两个蓝牙耳机主体(2),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蓝牙耳机主体(2)的相对面均沿环形固定连接有海绵垫(4),两个所述蓝牙耳机主体(2)的相对面沿环形贯穿开设有多个第一通口(3),两个所述蓝牙耳机主体(2)的内腔均开设为空腔且固定连接有喇叭(5),两个所述喇叭(5)的相对面且靠近外侧的位置处均固定连接有多个第一连接杆(6),多个所述第一连接杆(6)远离喇叭(5)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挡板(7),所述挡板(7)的外表面均沿水平横向贯穿开设有多个第二通口(19),所述挡板(7)的外表面且远离第一连接杆(6)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海绵套(8),两个所述蓝牙耳机主体(2)内壁的顶部与底部且靠近相对面的位置处均开设有滑动槽(10),所述滑动槽(10)的内部且靠近两个蓝牙耳机主体(2)相对面的位置处固定连接有第一硅胶垫(11),所述挡板(7)的顶部与底部均固定连接有凸杆(9)至滑动槽(10)的内部且与第一硅胶垫(11)之间紧密贴合。
[000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清灰功能的蓝牙耳机,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蓝牙耳机主体(2)的底部且靠近相对面的位置处均沿弧形贯穿开设有通槽(12),两个所述蓝牙耳机主体(2)的外表面且靠近通槽(12)上方的位置处均开设有凹陷槽(14),所述通槽(12)与凹陷槽(14)之间活动连接有圆弧板(15),所述圆弧板(15)的正面与背面且靠近顶部的位置处均固定连接有固定螺栓(16),所述固定螺栓(16)贯穿圆弧板(15)至蓝牙耳机主体(2)的内部且固定连接,所述圆弧板(15)顶部的中央位置处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杆(17),所述第二连接杆(17)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集尘板(18)。
[000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带有清灰功能的蓝牙耳机,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蓝牙耳机主体(2)的底部且靠近通槽(12)内部的位置处固定连接有凸板,该凸板的形状结构与通槽(12)所开设的形状结构相适配且固定连接有第二硅胶垫(13),所述第二硅胶垫(13)位于凸板与圆弧板(15)之间且紧密贴合。
[0004]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带有清灰功能的蓝牙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集尘板(18)位于挡板(7)的下方且之间留有间隙,所述集尘板(18)的左侧面与海绵套(8)的右侧面处于同一垂面。
[0005]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带有清灰功能的蓝牙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集尘板(18)的直径大小与通槽(12)相适配,所述集尘板(18)的外表面与蓝牙耳机主体(2)的内壁均为光滑面。
[0006]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清灰功能的蓝牙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凸杆(9)远离挡板(7)的一端与蓝牙耳机主体(2)内壁相互贴合,所述凸杆(9)的形状结构与蓝牙耳机主体(2)所开设的滑动槽(10)相适配,所述凸杆(9)的外表面为光滑面。
类似技术:
公开号 | 公开日 | 专利标题
EP1487235A3|2008-07-16|Loudspeaker device
CN214338100U|2021-10-01|一种带有清灰功能的蓝牙耳机
CN205754773U|2016-11-30|耳机喇叭
CN203574851U|2014-04-30|扬声器模组
CN202957969U|2013-05-29|音箱
CN1805621B|2010-10-13|高传真接触型压电式麦克风结构
CN204598258U|2015-08-26|多发声单元耳机
CN208094750U|2018-11-13|头戴式耳机及其扬声装置
CN207968900U|2018-10-12|一种防共振的骨传导振子
CN205610868U|2016-09-28|主动移动式平板低音增强耳机
CN204887417U|2015-12-16|扬声器
CN204305312U|2015-04-29|一种耳机
CN206775664U|2017-12-19|一种桌上会议系统高保真音响
CN211406258U|2020-09-01|一种高音质木质音响
CN214281651U|2021-09-24|一种新型扬声器振动盆及扬声器
CN214101686U|2021-08-31|扬声器防尘结构
CN207835796U|2018-09-07|一种便于防尘型手机喇叭
CN213960308U|2021-08-13|七磁路大振幅扬声器
CN209824013U|2019-12-20|一种具有降低分割振动功能的微型喇叭
CN208836408U|2019-05-07|一种具有减噪结构的扬声器
CN211860529U|2020-11-03|一种发泡平板纸盆
CN213547582U|2021-06-25|一种具有防尘散热功能的手机喇叭
CN208924479U|2019-05-31|一种具有防水功能的扬声器
CN208079352U|2018-11-09|一种被动辐射器及低音增强组合
CN211296929U|2020-08-18|一种数字多媒体音箱
同族专利:
公开号 | 公开日
引用文献:
公开号 | 申请日 | 公开日 | 申请人 | 专利标题
法律状态:
2021-10-01| GR01| Patent grant|
2021-10-01| GR01| Patent grant|
优先权:
申请号 | 申请日 | 专利标题
CN202023274349.4U|CN214338100U|2020-12-30|2020-12-30|一种带有清灰功能的蓝牙耳机|CN202023274349.4U| CN214338100U|2020-12-30|2020-12-30|一种带有清灰功能的蓝牙耳机|
[返回顶部]